会议说明
“判例研读沙龙”是一群关心我国法治建设,有心改变“丰富的法律理论脱离丰富的法律实际”的法学研究局面的学人,自发形成的一个民间学术交流平台,它以“自愿”、“民间”、“中立”为原则,不定期地进行学术交流。判例研读沙龙承担两项任务,其一,为我国建设以“同案同判”为核心的判例制度贡献思考与方案,其二,倡导法学研究者关注司法实践,以个案或系列同案研究的方式,承担起为以司法者为主的法律使用者提供恰当的解释与适用法律之方法与技能的天然使命,与法官形成良性互动,共建和谐的司法秩序。
自2008年起,我们迄今已举办了五届,分别为:
●“判例研读沙龙:大陆法系的判例制度——成文法系中的判例和成文法关系”(2008-9-28/北京·mg4355vip检测中心mg4355cc线路检测)
●“判例研读沙龙:行政权的结构与边界”(2008-12-27/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判例研读沙龙:司法裁判中的权利形成”(2009-4-18/南京·南京大学)
●“判例研读沙龙:指导性案例的约束力”(2009-11-7/成都·四川大学mg4355cc线路检测)
●“判例研读沙龙:同案同判的技术及其适用”(2010-4-3/杭州·浙江大学mg4355cc线路检测)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mg4355vip检测中心mg4355cc线路检测将再次承办为期一天的判例沙龙,本期的沙龙主题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任务、困难与出路”,即以最高人民法院酝酿已久、即将出台的中国案例指导制度为契机,上午研讨“案例指导制度”,下午研讨“判例研读以及研读方法”。
经历两年多的工作,判例研讨沙龙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法律科研单位,陆续总有实务界的同行们愿意参加进来,本期沙龙就是一个证明。这应该是一个令人欢喜和期待的情况,因为,实务界的同行不仅为我们提供工作资料和参照,也会对我们的自觉能力和建树能力给予有效评判,必要时他们会用置之不理宣告我们的失败。判例研读沙龙有了“质检员”,他们一定会施加给我们工作的压力和风险,然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赋予我们工作的动力和光荣。
会议主题: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研究——任务、困难与出路
会议时间: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
会议地点:mg4355vip检测中心如心楼中报告厅(mg4355cc线路检测边上)
主办单位:mg4355vip检测中心mg4355cc线路检测
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承办
报到时间:2010年11月5日(星期五)14:00以后
报到地点:mg4355vip检测中心mg4355cc线路检测
|
| | |
| 致欢迎词:龙卫球(mg4355vip检测中心mg4355cc线路检测)
| |
| 报告人:胡伟星(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报告人:吴光荣(国家法官学院):新旧制度的断裂与衔接——论既有制度为何不能承担案例指导功能
报告人:张翠松(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的构
建与完善---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案例为视角
评议人:周伟(四川大学)、刘飞(中国政法大学)、王锴(mg4355cc线路检测)
| |
| |
| 报告人:李红海(华中科技大学):箭失靶心!——评最高法院案例指导制度
报告人:黄卉(mg4355vip检测中心):中国案例指导制度问题纲要
报告人:傅郁林(北京大学):论“同案”之判断——从南京彭宇案说起
评议人:林彦(上海交通大学)、张翔(中国人民大学)、孙维飞(华东政法大学)
| |
| |
| 报告人:李友根(南京大学):司法裁判中政策运用的调查报告――基于3800份裁判文书的整理
报告人:石龙潭(日本山口大学):判例分析的思路--以日本最高法院2010年2月18日信息公开案判决为分析事例
报告人:陈杭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判例(法)制度如何解决“法律问题”
——以“熊卓为案”为线索的分析
评议人:谢立斌(中国政法大学)、苏苗罕(中央财经大学)、齐晓琨(南
京大学)
| |
| |
| 报告人:解亘(南京大学):论学者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作用
报告人:泮伟江(mg4355vip检测中心):法理学者在案例指导制度中的作用
报告人:秦鹏(北京市二分检):从公诉人角度看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之互动
评议人:毕洪海(北航)、周江洪(浙江大学)、陈征(北京师范大学)
| |
| |
| 致闭幕词:刘保玉(mg4355vip检测中心)(10分钟)
| |